滬指創階段新高 “中特估”行情縱深演繹
A股成交額連續22個交易日超過1萬億元
5月8日,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。在銀行股和“中字頭”股票的帶動下,上證指數創今年以來新高。A股成交額達1.14萬億元,連續22個交易日成交額超1萬億元。
分析人士認為,二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有望相較一季度明顯回升,同時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中低位,市場機會大于風險,“中特估”行情將向縱深演繹。
權重股領漲
當日A股市場上漲個股數為3000只,其中漲停62只;下跌個股數為1935只,其中51只股票跌停,市場仍舊呈現明顯的結構性行情特征。
板塊上看,權重股爆發,銀行股領漲,中國銀行罕見漲停。申萬一級行業中,銀行、煤炭、國防軍工行業漲幅居前,食品飲料、美容護理、商貿零售行業跌幅居前。
銀行板塊內,中國銀行、中信銀行、西安銀行漲停,農業銀行漲逾7%,民生銀行、工商銀行、浙商銀行漲逾6%!爸凶诸^”板塊爆發,Wind中字頭央企指數上漲4.12%,中船漢光、中國電研、中鋼國際、中國出版、中油資本等漲停,中國石油漲逾6%,中國移動漲逾5%。
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表示,今年以來,國有大行股票表現強勢,主要受中國特色估值體系、低估值、高分紅和高股息等積極因素影響。
主力資金青睞大金融板塊
今年以來,“中特估”行情縱深演繹,從“中字頭”股票到近期的銀行、保險等大金融板塊均相繼走強。Wind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Wind中字頭央企指數累計上漲25.71%,申萬一級銀行行業指數累計上漲9.54%。近期銀行股帶動大盤沖關,8日上證指數一度站上3400點。
在行業板塊中,銀行、非銀金融、計算機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,分別凈流入36.42億元、26.68億元、19.77億元,大金融板塊受到主力資金青睞。傳媒、醫藥生物、商貿零售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,分別凈流出44.10億元、18.51億元、12.48億元。
個股方面,科大訊飛、中國船舶、中信證券、中國聯通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,分別為10.50億元、9.61億元、7.43億元、4.55億元,多只“中字頭”股票獲得主力資金大幅買入。
同時,8日北向資金凈流入20.49億元,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入23.54億元,深股通資金凈流出3.05億元。從滬、深股通十大活躍股情況來看,北向資金凈買入興業銀行、北方華創、工商銀行金額居前,分別為5.92億元、3.88億元、2.55億元。
關注三條主線
為進一步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,引導央企投資價值發現,推動央企估值回歸合理水平,上海證券交易所擬于5月11日下午舉辦“發現央企投資價值,促進央企估值回歸”業務交流會暨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宣介會。市場人士指出,這也是8日“中特估”行情保持熱絡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、董事總經理李求索認為,當前位置市場機會仍大于風險,建議投資者關注如下三條主線:第一,基本面修復空間和彈性大,且政策繼續支持的泛消費領域,如食品飲料等;第二,產業鏈安全、數字經濟等政策支持的成長領域,包括高端制造、科技軟硬件等;第三,受益于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公司,以及國企改革等主題機會。
“預計市場將維持震蕩格局不變,投資者宜優選結構性投資機會。配置上建議關注兩條主線及‘中特估’主題。第一,經濟復蘇重點轉向需求端,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風格的食品飲料、醫藥生物、美容護理;第二,TMT產業行情未休,仍可優選方向,建議在通信和電子板塊中繼續挖掘機會。同時,可關注低估值且行業基本面改善的銀行和有望受‘一帶一路’建設帶動的‘中字頭’建筑和建材板塊!比A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鄭小霞表示。
郗朋表示,積極看好A股的中期表現,配置上建議關注券商、碳中和、“中特估”等主題。